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,主要分为石油化工、基础化工、化学化纤三大类。
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,化工行业的总产值占我国GDP 12%以上,但整体上我国的化工行业整体却呈现出“大而不强”的现状。
在人人都在劝退“生化环材”的大背景下,想要进入化工行业获取利润,也绝非易事。
01关于化工行业,你必须知道
化工行业行业具有以下6大特点:
1、资金密集型:重资产模式,需要投资大量的固定资产,资产负债率一般较高;
2、技术密集型:技术专业性强,壁垒高,技术成熟度与应用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竞争力大小;
3、周期性:行业景气度与宏观经济走势高度相关;
4、区域性:运输成本较高,销售半径受限;
5、政策性:准入政策、安全要求政策、环保政策、补贴政策等对行业发展影响巨大。
6、其他特点:子行业众多、产业链复杂、产品种类丰富、价格波动频繁、股价波动大等。
那么,化工行业的真正门槛是什么呢?
首先是严格的准入。化工行业经常说的两高一危——高污染、高能耗、危化品,都是有严格准入限制的。
国家对环保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,有严格准入门槛的行业,一般竞争格局不会太差。比如农化的生产许可证就很难办。涉及到危险化学品、易制毒化学品、特殊化学品的行业,都是准入门槛非常高的。
氯化亚砜就是属于易制毒危险化学品。像这种产品,国家不会轻易允许新进入者,万一没经验,出现重大的环境和安全事故,后果不堪设想。
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决定了它的高准入门槛。当下,整个化工行业呈现以下三种发展趋势:1)产业链深度整合:从原料到终端产品,实现产业链一体化;2)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布局:通过技术突破实现新功能、新材料的研发,满足新增需求;3)精细化生产:柔性生产,降本增效。
化工的魅力在于产业链长、化工产品多。有人说,进入化工业就像踏足一个有着不同分支岔道的巨大宝藏,任何一个线路只要突破道路阻隔、找到钥匙,都能打开对应的宝藏之门,获得丰厚的回报。
行业龙头“万华化学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从基础化工转型到精细化工品,到2018年,万华用了整整10年才真正在这一市场占据一席之地。
上游基础化工品,如MDI、聚氨酯、石化产品,属于大宗化工品,批量化销售,市场所需要的服务相对较少;转战精细化学品领域后,下游细分市场众多、涉及各行各业,万华从上游转向下游、从大宗化工品转向精细化学品后发现,上下游市场环境完全不同。
02化工行业的隐形门槛
首先是环评,这里是两道关,预评价和验收。预评价阶段就汇集了一大堆专家,开会评审每一个环保细节。
而且要设计相应的环保设施,来应对每一个可能的环境风险要素。环评报告更是五易起稿,直到所有的专家都签字,环保局才下发批准书。在环评报告被批准之前,是不准动一砖一土的。过去先建后报的形式,现在完全行不通了。整个过程相当费时间,至于验收,那是更难了。
其次是安评,这是所有涉危化品企业必须走的一环,这个环节比环评要更复杂。
首先一样是预评价,拿着安评报告到安监局组织的专家会上进行审议。当时我们的项目专家评审团,就是以宜化、兴发、三宁等宜昌本地的化工企业专家为主,这些专家的经验非常丰富,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不会被放过。
预评价之后,要跟设计院沟通,出安全设施设计的专篇,这是安评的第二步。
第三步就是建设完成之后,试生产,向安监局打报告,相关的领导和专家会到现场来进行审核。
第四步才是最终整个项目的安全验收,通过了整个项目才算是在安全生产方面完全合规。
最后是职业卫生,穿插在环评和安评中间进行。消防的话,也是要设计单位出图,专家预评审,最后建成之后进行验收。消防验收的过程一样是难以想象的复杂。
当前如果是完全新进入有准入门槛行业的玩家,没经验没人脉的话,前面的环保、安全、职业卫生、消防这四道程序,可能就得走个最少一年多,再加上试生产,正式投产得两年起了。
所以即便看到当前产品涨价,也要评估下两年后投产,是否还有利润可图。
涉及到危化、易制毒等化学品的就更麻烦了,现在出了安全事故都是老板和法人直接负法律责任,没干过这行的老板,心里多少会有些担忧。
危化品企业,都是靠过去自己十几年的经验,在努力控制自己,不出大的环境和安全事故。
新进来的没这行的经验,那么多的危险点,包括高温、高压、危化品、可能引起的泄漏、爆炸、中毒等危险,风险很大。
所以说,准入门槛也是化工行业一个比较大的投资点。准入门槛决定了行业的供应端无法进行大扩产。
03核心技术是关键
化工行业的关键技术研发过程均是“慢节奏”“长周期”,在中国卡脖子的新材料中,百分之二三十是金属品,百分之七八十是化工品。中国最急缺的,就是高端化工新材料。
氟化工也是准入门槛非常高的,含氟制品,涉及到对大气层的保护,因此联合国以及诸多国际组织,包括蒙特利尔公约,都对全球各国的生产规模做出了严格限制,并不是说你有多少产能就能生产多少,而是国家允许你生产多少,你才能生产多少。
大部分化工产品,比如氯碱、甲醇、PVC、苯类、氨类、化纤等,都没什么长期投资价值。化工行业的资源端,是靠最上游控制的自然资源,能阻挡外来者进入的,是其稀缺性。
比如磷矿和稀土,中国都是储量和生产大国。过去无序开采,导致资源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,反而产生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。于是国家开始控制开采量,实际上就是限制了供应。
加上新能源的发展,需求量在上升,供需格局就一下子改变了。掌控了资源端的企业,价值就上升了。
在排序上,稀土是优先于磷化工的。因为稀土是全球紧缺资源,磷矿的量目前来说,相比没有那么紧缺。另外,金石资源是氟化工上游萤石的龙头,但是,当然了,当下最好的资源股肯定还是锂矿。
化工行业最高的门槛还是真正的技术含量。你能做出来,而别人做不出来。或者你的技术和成本等综合,都大大领先于竞争对手,自然能获利。这部分主要是一些精细、特种化学品和新材料领域。
今年8月25日,工信部提出,要积极推动化工行业技术创新和提质升级,严格准入门槛。随着5G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的发展,科技也赋予了化工行业新的机遇和变革。
*本文仅供参考,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*